為什么國內七層以上的住宅才裝電梯?
這里先說說小高層的益處,首先,從建設質量上看,一般情況下,高層的建造標準、建造質量要高于多層。普通多層住宅一般為磚混凝結構,而高層住宅由于它為鋼筋混凝現澆,地基深而結實,墻體厚實,不滲水,抗震性能好于多層,整棟大樓不會下沉變形;而且折舊年限長。
先說說一般不被購房者尤其是年輕購房者看中的低樓層吧,一樓到三樓,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里是z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實聯系,不用朝下瞧人。
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一層到三層離地面很近,雖然得到心理上的舒適感,但是低層空氣循環減緩、陰影和濕度大、通風不好的樓區污染也比較嚴 重。一般人會認為,三樓是z理想的,而恰恰正是這里集結了大量有害物質。四樓、五樓的有害物質就少得多,因為它們開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
有人認為高層空氣清新、噪聲也少、景色也很優美,而這前提是你所居住的小高層周邊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你所住的高層的周邊沒山沒水,看到的只 是前面樓座的“后腦勺”,“享受”著城市的各種光電污染能說是景色好?!其實很多住高層想觀景的自己卻成了“景觀”,讓對面同等樓層的住戶把自己的小家看 的通透,真不知這種“景觀”讓心里能美到哪去,而低樓層卻因視線死角及地面樹木及低矮建筑的阻擋卻具有很好的私密性(這肯定讓大家意外,但事實卻如此), 說到樓高自然風大,很多住戶住著住著往往會感覺自然風有時大過頭了(尤其是處于多風的地區及春冬等季節),再就是高層的空氣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新鮮,大大 小小的煙囪幾乎包圍城市。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其實由于“峽谷效應”的影響(“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 公交干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眼下很多小區密集區高層 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說白了,這些樓宇的8-11樓之間灰塵會逗留其間,在此過程中,居住者會與灰塵“同呼吸共命運”一段時間后再 “吻別”。而且這里正好是噪音較大的空間,許多消費者以為身居高樓就能“遠離塵囂”,誰能想到,真正在一樓傾聽車輛噪聲,還不如在8-14層聽得真切。
這是因為,聲波的路線跟樹木和建筑物的多少有關。聲音通常以z短的路線傳播,有時高層同樣聽見汽車干線上的嘈雜聲,原來,有時聲音會自由地往上 走,直至高層的窗戶。聲波是以立體傳播的,向上的并不比向兩邊的弱,高層樓接收到的聲波要比同一幢樓低層來得強。而低樓層卻因受到周圍低矮建筑物及樹木等 物的阻檔和吸收而相對減少了噪音,這個因素在選擇住宅時也是不容忽視的。
在國內,越高的樓層往往賣得越貴,但是,專家建議,購買樓房時,六七層的位置z佳,首先,從空氣質量角度來說,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 而更差。而且,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癥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此外,鋼筋混凝土結構會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樓房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更容易出現頭疼癥狀,其次,從心理學角度講, 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經常會感到內心壓抑。在高樓林立的小區中行走,人也會產生壓抑感。此外,久居高樓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也非常 不利,可能會導致他們不愛活動、性格封閉等。
人z理想的住宅還是應貼近地面,貼近自然,六七層的住宅z好。樓層太低會導致光照不足、潮濕、空氣循環減緩等問題,而且,汽車和柏油馬路會使空 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選擇低層樓時,至少遠離主干道200米才算安全。因此,總結一下:一層優:當發生意外時,比如地震、倒塌、火災等 事故,一層當屬最安全的樓層了。這種情況下,如果外窗沒有安裝用于防盜的欄桿,從一層的房間內逃生就簡單一些。劣:一樓z不安靜,如果臨街,受路上的汽車 尾氣、揚塵污染最重。在一些老小區,地下室還會返上來潮氣,而且更易受到蚊蟲的侵擾。此外,一樓還最易遭盜竊。
二層優:相對一樓來說比較安全,尤其是對那些有小孩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劣:和一樓的不足之處一樣,二樓的樓層也稍低了一些。
三層優:綜合各方面因素,如果是普通老式的五、六層樓高的住宅,三層是最理想的。劣:一般老式樓房沒有電梯,人可以很輕松地爬三層的樓梯,但若是抬洗衣機、沙發等,就沒那么簡單了。
四、五、六層優:從環境的角度來看,安全性z好。劣:如果沒電梯,老人上下樓是個難題
七層優:對于高層住宅樓來說,七層是“黃金樓層”段。這個樓層安靜,不受汽車尾氣等影響,并且也不至于讓人達到恐高的程度。劣:七層及以上的樓層,對有心血管病、胘暈的人來說,不適宜居住。
八到十六層優:從八樓到十六樓及以上樓層,是最明亮的樓層。z高的樹也達不到這個高度,因此光線不易被遮擋。劣:如果在這幾層上下有排放廢棄物的管道,那么這幾層所受的影響是z大的。
十六層以上優:視野z好,空氣最清新。住宅樓暖氣是往上升的,所以十六層以上最暖和。劣:發生火災時不易逃生,并且火災散發的有毒氣體都是由下向上擴散的,因此是最危險的樓層。
頂層優:發生火災時,可以從房頂施救。一些樓房頂層還加裝了附屬設施,更增加了施救的可行性。劣:在一些老的小區,高層住宅樓一般水壓較小,有時會出現停水的現象。此外,高層住戶z好自備救生用品,如吊籃、自鎖環鉤等,低層住戶準備繩索軟梯,以便逃生。
熱壓效應驅動熱空氣上升,而室內的熱空氣都是在室內停留時間較長的污濁空氣,所以品質不好。還是有優化的空間的。
首先,對于通常的建筑,其熱壓通風方式如圖所示。從圖中可見,在一般建筑當中,由于室外空氣經過室內被加熱而通過建筑豎向空間(一般是樓梯間或專門的自然通風風道)向上流動。但這種由室外-室內空間-豎向空間的流動方式并不是適用于所有高度的房間。
由于熱空氣的流動,對上部空間進行擠壓,導致室內壓力室外壓力,所以對于上部房間,這一過程正好相反,這就導致了上部房間的空氣實際上是自下部房間的污濁空氣流動過來的。
而在一定建筑高度上(簡單點可以視作建筑的一半高度上),在室內外界壓力相等處,空氣不發生內外相通的流動,這個面叫做中和面。也就是說,中和面以下的房間是室外空氣向室內流動,中和面以上的房間是室內空氣向室外流動。
那么,如果要所有房間都保持新鮮的空氣,就要讓所有房間都在中和面以上。如下圖所示:非常遺憾的是,在一般建筑中,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除非將屋頂的排風口拔高到2倍的建筑高度,像一個煙囪一樣,這樣,中和面才可以高過所有房間。但,明顯,這是不現實的。
優化辦法還是有的,如圖是其中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可以盡量的提高中和面,但如果要提高到頂部房間以上,還是不容易的。
還有另一種方式是加熱豎向空間頂部的空氣,增大室內和室外空氣的密度差,加劇這種熱壓效應,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
這樣通過太陽透過屋頂玻璃,利用溫室效應加熱排風井的空氣溫度,并適當增高排風井高度,是有可能將中和面做到所有房間以上的。
但這種方式隨著層數的增大,實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并且受太陽能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對于太陽能稀缺的地區,根本不具有可行性。所以這種方式只適合太陽能豐富地區的低層建筑使用。
當然,上述兩種方式,如果能結合起來設計,并采取一些輔助措施,例如:無動力風帽或者輔助通風風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適應性也更廣一些。
一棟棟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摩天大廈的建成,歸功于人類不斷發展的工程科學,但要到達這些建筑的頂樓卻不是容易之事。
電梯通常不是一個讓人感到舒適的空間,極少人會愿意上個樓也要在電梯里呆個十幾二十分鐘。
郵 箱:jiugang@kshzjd.cn
網 址:m.kangtu.net.cn
地 址:昆山市張浦鎮南港建林路382號